Q:何謂創業?創業應如何選擇行業?
A:創業是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它含有創始之意,從無到有新設立的事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所以創業最好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外行的事業最好不要貿然去從事。想要創業的人,一定要選擇對欲創業行業之生產、管理、銷售、市場各方面,都具豐富的經驗,這也是申請創業輔導必備的先決條件;當然,如選擇的行業是目前政府獎勵的行業,而且符合獎勵的條件,就可以享有更多助益。

Q:我從來沒有創業經驗,這樣有機會成功嗎?透過上課學習有用嗎?
A:這個年頭,創業不一定比就業更難。資金可多可寡,風險可高可低,登記可有可無,招牌可大可小,時間可專可兼,地點可靜可動且宜室宜家(辦公室或住家)。一台Notebook,一部餐車,既是生財配備,也可以是事業基地。

「創業」其實是一個複雜而籠統的名詞,隨著行業別、規模別甚至創業者個人的專業、人脈、資源及創業動機等變數的牽動,其風貌與風險可差以千里。其中學問真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絕不是簡單一言以蔽之。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蘊含其中的滋味與智慧。而即使是創業過來人,受限於個人行業與專業,也只能給你一條象腿或是一隻象鼻的輪廓,很難提供一整隻大象的全貌。

因此創業沒有大師。即使成功如比爾‧蓋茲、王永慶,他們的撇步也不見得適用於你。但創業的確需要學習,需要花時間、花心思學習創業的共通技巧,學習了解自己的優劣勢,更需要從每個案例、每個專家身上理出脈絡,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而這個過程,創業後依舊不能停止。

Q: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告訴我到底是不適合創業?
A:一個人到底適不適合創業,全然要看其自身的態度及準備的狀況而定。健全的態度與完善的準備,絕對是成功創業的第一步。當然若本身已具備創業家某些特質的話,那無形中更會提昇成功的機會了。基本上,每個人絕對都有創業成功的機會。除了對於自身狀況的瞭解外,也可透過勞委會創薪行動諮詢,都可獲得您創業上各種的疑難雜症。

Q 創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A:在考慮成為創業之前,有以下四個面向需要仔細盤點與考量。

(1) 專業:包括核心專長與輔助專長。前者為營生主要賣點,如網站規畫、文案寫作、才藝教學等;後者則為伴隨自立門戶所需技巧,如客戶開發、財務規畫等等。核心專長最好是從原有工作中厚植根基,並培養出專業口碑,如果有相關專業證書或執照,更能如虎添翼。同時,在變化快速的年代,任何此時再熱門的專業都有可能快速折舊,為了維持生涯競爭力,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專長,都不嫌多。

(2) 人脈:人脈是創業者業務命脈,包括創業夥伴、潛在客戶、策略夥伴等,有了活絡豐沛的人際網路,不但能避免孤軍奮戰的窘境,還能確保源源不斷的業務機會。因此,除了親朋好友、同學外,原來工作中的同事、主管、客戶、上下游廠商、社團、訓練課程同學,甚至以前的老闆,都是建立人脈的基本對象。

(3) 資金:開公司或開店創業需要一筆創業金當然不在話下,而自僱及兼差創業也是需要一定金額的生財配備預算,少則四、五萬,多則數十萬不等。而除了創業金,對於一開始收入可能不固定的創業族,最好另外預備一筆半年所需的週轉金,以備不時之需。至於資金來源,可能是個人積蓄、親友借貸,或者可以考慮向政府單位申請創業貸款,例如:勞委會、青輔會、中小企業處、台北市勞工局、原住民委員會等籌措資金。如果資金不是很充裕,保險的做法是從兼差開始,一方面投石問路,一方面儲備財源。

(4) 性格:創業生涯固然自由,但是自律與自發精神絕對不可或缺。開發業務時的衝勁、溝通談判時的自信、管理員工時的耐性、面臨挫折與壓力時的沈著冷靜等,都是創業者必要美德。如果是在家工作型,還要忍受缺乏同儕的孤寂。一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家。

Q:我想創業,但我應該先做哪些準備呢?
A:若您想創業的話,必須經過以下的幾個步驟:

(1) 先透過「創業適性自我評量測驗」的評量,更了解自己的創業條件。

(2) 結合自身興趣、專業經驗及行業發展等三方向的綜合考量,思索並擇定自己想創業的方向甚至行業。

(3) 在徹底了解自身條件並擇定創業方向後,再針對自己目前條件不足的地方,思索是否有機會能運用其他的方法來彌補與加強。

(4) 若有不足之處,您可以在短期間之內 (一年以內) 透過其他方式或資源注入 (如:創業貸款的申請、事業夥伴的加入…等) 而獲得補強的話,那就趕快著手進行創業計畫的草擬吧!但倘若自己所不足的部分,尚無法在短期間內補強或有所改善的話,則建議先放慢創業速度,調整自己的腳步,穩紮穩打從長計議才是。

Q:我之前的工作經歷專長都與我現在想創業的行業截然不同,可以嗎?
A:確定創業前,再一次自己,真的決定要走這一個行業了嗎?若您的回答仍是幾經思索後的斬釘截鐵,那就做吧!請即刻展開對此行業更深入的資料收集、Know-How整理、實地訪查與經驗分享!除此,親手執筆的創業計劃書與業務執行細則,將會成為凝聚智慧破除不安的力量。當然,若此時的妳能讓自己有機會可以實地實習一下創業後經營的甘苦與繁瑣,在這個「妳夢想中的國度」裡待上一陣子 (3個月至半年) 的話,相信您會有一種築夢踏實的快感,同時也會激發未來在創業後的經營概念與創意手法喔

Q:我缺少一些創業成功人士的特質,我還可以創業嗎?
A:具有某些創業成功人士的特質固然可喜,但這並不代表一定會創業成功,同理,這也並不代表不具某種特質就一定不適合創業。 例如:許多原不被看好的創業家,到最後也都能在其各自的領域獲得他們的成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創業是個無法用特定規則說明的動態學習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走的路應學的事,也各有一套他們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與對事務的因應態度,加上所面臨的情境與遭逢各自不同,所以,雖然所獲得的成功看起來一樣,但其背後的故事卻大相逕庭。惟一相同的是,只要能抱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加上不斷學習精進的態度與耐力,創業這件是絕非是聖賢達人或三頭六臂者才能為之的事業。

Q: 我聽過許多合夥創業失敗的例子,要怎麼做才能盡量避免這種結果呢?
A:「先小人後君子」與「白紙黑字寫明白」是合夥創業前所要遵循的兩大法則。合夥到最後會產生爭議的原因,經常是以先前合夥條件未談妥寫明,與合作後夥伴的行為態度產生變卦等兩大要素為主。是以自合夥權責的分派、利潤的分享、損失的分攤、資訊的揭露,到退出拆夥機制與爭議仲裁機制的設立等,合夥契約若能寫得愈清楚明白,對合夥人彼此的保護程度也就會愈高。當然若有律師朋友能一同協助合夥契約的擬定,並於合夥雙方簽署契約後送往法院公證,則是最好不過的了。經驗告訴我們,縱使是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合作創業,若能遵循上述的兩大原則,則日後因經營所產生的兄弟姊妹鬩牆的悲劇將會減少許多,倘若真有爭議發生,至少也能有個仲裁調解的依據。

Q:我要如何挑選我的合夥人呢?
A:雖說合夥人的挑選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一點運氣,但以下的三大法則還是可以提供給妳做參考依據的。
(1)合夥人的挑選首重「忠誠肯吃苦」。若合作的夥伴不誠實不牢靠,則您的創業之途將嚴重面臨內憂外患的衝擊,甚至在大業未成之前就已被差勁的合作夥伴搞到財失債築的慘境,是以豈能不慎?

(2) 其次則是「互補肯學習」。若創業合作夥伴能與您自身的個性與資源 (人脈、錢脈) 形成互補,並達成共識進而共事的話,只要透過明確制度的規範,陰陽調和截長補短,行事進退間自會形成一個圓滿。 (3) 再加上彼此若都能抱持著肯學習求精進的態度,則合作事業的發展必能平順愉快。若三者兼具外加「專業有經驗」,那創業成功大計就真是如虎添翼,指日可待了。

from: 創業鳳凰計畫 http://www.be-boss.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