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這個普遍氾濫的字眼,所代表的意涵絕非如媒體所描述的簡單或者令人困惑。唯有真正深刻在1.0時代裡思辨過的人,跳出經驗個框架後,方能真正了解到Web 2.0是一場無聲無息的革命...
作者:黃芳宇

◎永不放棄對網際網路的思辨

一直以來,筆者對於過去網際網路發展十年的思路與經驗未曾傳承給現在的人,總感覺有點可惜。因為網際網路已經是個「既成的事實」,而大部分的人卻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變成今日的樣子。

身為先行者,這十年中,我們興奮,我們困惑,我們大量嘗試各種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可能性;這些思路散落在筆者過去的每一篇文章裡,反覆的思辨與嘗試之後,我們終於知道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

筆者原本打算將這些思路整理成學說,並以「網際網路基本教材」為名發表。然而,初步審視剛整理完的Guideline ,卻驚訝發現裡面有很多東西正開始遭受網際網路新發展的挑戰,而有被改寫的可能。

Web 2.0 ,這個普遍氾濫的字眼,所代表的意涵絕非如媒體所描述的簡單或者令人困惑。唯有真正深刻在1.0時代裡思辨過的人,跳出經驗個框架後,方能真正了解到Web 2.0是一場無聲無息的革命。

Blog,人脈網路,參與式經濟…這些將造成我們生活改變的表象名詞背後應該有著更簡單的邏輯存在。面對網際網路,這個全人類智慧與思維的巨大結晶,我們始終不該放棄以虔敬的心來進行思辨。

◎革命的源頭:儲存與頻寬成本不斷下降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在 1.0時代,由於網際網路的出版成本較低,最終導致了媒體產業與出版產業的巨大變革。但是由於成本還不夠低,所以在當時無法爆發 Web 2.0 這種因為訴諸人人參與而造成的其他產業革命。

成本降到多低?這並不容易以實際的統計數字展現。然而,依稀記得在99年時,新浪網推出50MB的超大免費電子信箱。相較當時Hotmail 只有2MB ,毫無疑問顯然是超大。新浪還因此打過電視廣告。

現在你可以隨便就申請到一個容量超過2GB 以上的免費電子信箱。與當年的Hotmail 相較,容量足足成長1000倍;換言之儲存成本跌為當年的千分之一。

這不僅是儲存成本的下降,由於信箱容量變大,用戶會開始寄送大檔案的郵件,因而造成信箱提供者的頻寬流量成本增加。然而現在的經營者仍能夠承擔這樣的成本,顯見10年來頻寬成本的降福驚人。

◎1.0:成本下降對傳統B2C企業造成衝擊

99年時也曾經興起免費的網路硬碟服務。用戶可以把檔案上傳到主機上的儲存空間,不須負擔任何費用。網路股災之後,這些服務全部改成收費服務,例如知名的美國業者XDrive。

然而時至今日,你可以用月費美金約 5元就買到 5GB的儲存空間,而 1GB容量可以免費獲得。由於競爭激烈,XDrive已經在規劃免費 5GB 的空間,預計今年九月份就會推出。

以上的例子筆者並不是要探討免費信箱與免費硬碟產業的競爭與發展情況,只是要說明這十下來到底儲存與頻寬成本降低到什麼程度。真正令人震驚的是頻寬儲存成本下降之後所造成的產業變革。

在 1.0時代,網路媒體興起進而發展成入口網站,對傳統高度資本密集與極端市場寡佔的媒體業造成衝擊;求才網站的興起讓企業求才與個人求職的成本大幅下降,造成相關產業衝擊。

成本下降讓上述企業對個人(B2C)的商業模式有了重大轉變,而成本持續下降將導致某些 B2C企業被個人對個人(C2C)商業模式所侵蝕甚至取代。有些行業會消失,有些行業會被迫向上游移動。

◎2.0:成本持續下降讓C2C企業衝擊B2C企業

C2C 商業模式並不新,類似eBay的個人對個人交易,及美國PayPal個人對個人付款已行之有年。而分類廣告網站Craglist被譽為Web 2.0 參與式經濟的典範,卻也是在 Web 2.0名詞出現之前網站就存在。 在美國已經出現協助個人對個人借錢的網站。一般人借錢通常是借給可信賴的熟人,因為要找到一個可信賴的陌生人成本太高。現在找到一個可信賴陌生人的成本如此之低,想一下哪些傳統行業要受衝擊?

從 1.0到 2.0雖是革命,但卻是漸進式的。因為儲存與頻寬成本並非一夕暴跌而是緩步下降。一定會有許多被視為是 2.0的網站或經營模式在 1.0時代就已存在,只是在成本更低的 2.0時代更為突出。

所有關於Web 2.0 的討論,應該回到「個人對個人聯繫與交易的成本持續下降會導致什麼結果?」的主軸來討論。如果未來會發生所謂的 Web 3.0時代,想像一下當那個成本接近零的時候,會發生的革命。


搜尋引擎藉著從網路上,從合作夥伴,從用戶身上「借」來的內容與瀏覽量,轉型成綜合入口網站,開始跨出成為新媒體的第一步,儘管它使用的都是二手內容...
 ◎搜尋引擎在經營上的致命傷

十年前當搜尋引擎首度出現在世人眼前時,首頁只有類似電話黃頁目錄一樣的分類,每個大類底下有小類,搜尋引擎經營者派人每天上網搜集網站並且分類,而用戶依靠點選層層類別找尋網站。

然而天底下網站之多,分類分不完,更遑論每個人對類別的認知可能不同。於是再加上一個搜尋框,可做關鍵字搜尋。頁面之簡潔連當年的Yahoo!也不過就如此。 如今,Google更加簡潔的首頁畫面,相較於各大入口網站眼花撩亂的首頁,簡直讓人覺得網際網路發展十年彷彿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然而,搜尋引擎的身軀會不斷肥大,卻起因於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

由於大部分的人在搜尋引擎找到網站之後就會離開,使得「每訪客平均頁面瀏覽量」很低,印象中記得當年的統計數據是大約 1.2個頁面。對於想朝新媒體發展的搜尋引擎經營者來說,這是嚴重的問題。

媒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發行量(報紙),或是收視率(電視),對網站來說自然的就是瀏覽量(Pageview),因為頁面上可以夾帶廣告。如果每個用戶都來看 1.2個頁面就走,那廣告的生意還怎麼做呢?

◎延長用戶停留時間,或尋找量少質精用戶

從下圖來看公式,不難發現要拉高「每訪客平均頁面瀏覽量」,就必須延長用戶停留在搜尋引擎的時間,提升「網站總頁面瀏覽量」。因此「準備多一點內容給用戶看」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思維。

但是這裡似乎有第二條路。單純就下圖公式來看,「減少網站總訪客數量」也可以達成提升「每訪客平均頁面瀏覽量」的效果?!筆者每次談到此點,底下聽眾就笑成一團:有誰會幹減少網站訪客的事情?

這其實大謬不然。從行銷角度觀之,經營者永遠可以選擇只做少數人的生意,只要這群人量少質精。換言之,若只針對少數重度搜尋使用者來經營,是有可能進行市場區隔的。

只是市場區隔永遠只會發生在市場飽和時。十年前的網際網路商業環境尚在跑馬圈地時代,大家都想做又大又廣的生意,做深作精的生意在當時不會成為經營的焦點罷了。

然而,為了提升「網站總頁面瀏覽量」而必須進行的「內容生產」,卻非科技背景起家的矽谷工程師所擅長。於是搜尋引擎經營者開始思索內容要從哪裡來的問題。

◎網際網路的低成本出版

第一個解決方法,就是開始編輯「網際網路雜誌」。傳統的雜誌有記者和編輯,經過每期編輯會議決定當期焦點後,再經過各式壓榨腦力的過程而將內容產出。印刷後出版,透過通路銷售。

而「網際網路雜誌」則是由搜尋引擎人員搜羅網際網路上有趣網站進行主題式彙整,形成一個個專題放置於搜尋引擎上進行導覽。沒有記者,不產出內容,這些人只做編輯,發行時也沒有通路和印刷成本。

在觀看這些導覽時,用戶雖然最終會離開搜尋引擎,但是已經初步達成延長用戶停留時間的目的。在這裡,我們第一次看見網際網路帶來的頻寬與儲存成本的降低,為出版業的變革敲下第一響。

相較於以往印刷出版的高門檻,很多人或者企業可以輕易把內容出版到網際網路上。不用印刷,不需支付通路成本。當網路內容呈爆炸成長時,搜尋引擎編輯人員能夠輕易在網上找到各式題材進行編輯。

時至今日,雖然此類網際網路雜誌已不復見,但大量的網上內容再加精確的搜尋引擎,已經取代很大一部分人的雜誌購買行為。十年前一本暢銷雜誌的每月銷售量,到現在縮水成只剩一半不到。

◎號稱是新媒體,卻只放二手內容

「借用內容」的更進一步作法,則是和傳統內容提供者(報業,雜誌等)洽談內容合作,直接把較優質內容放到搜尋引擎網站上。由於內容本身的多元性,98年開始搜尋引擎有了「頻道」的概念出現。

其次,免費的軟體服務也會產生瀏覽量,但是與內容生產無關。因此免費的電子郵件信箱與網路行事曆服務在98年的時候蔚為風潮,各大搜尋引擎競相提供。用戶在使用時,瀏覽頁面就跟著夾帶廣告。

最後,讓用戶自行生產內容如何?99年時,聊天室,討論區,甚至類似Yahoo!Groups的服務讓用戶自己形成小團體,藉由交流意見產生內容,達成瀏覽量提升的目的,卻不勞搜尋引擎經營者自己生產內容。

就這樣,搜尋引擎藉著從網路上,從合作夥伴,從用戶身上「借」來的內容與瀏覽量,轉型成綜合入口網站,開始跨出成為新媒體的第一步,儘管它使用的都是二手內容。

然而,滿心期待從媒體與廣告事業獲利的經營者,卻不知道後面有個簡單而殘酷的事實在等著,造成入口網站提供了大量的服務衝高瀏覽量,卻無法只靠廣告養活自己。


99年2月,筆者首度撰文公開指出,入口網站單靠廣告收入無法養活自己(這個在當時與主流看法相左的理論,於其後五年內完全展現其正確性至今,直到Google另創新典範)...
◎被稀釋掉的廣告收入

99年2月,筆者首度撰文公開指出,入口網站單靠廣告收入無法養活自己(這個在當時與主流看法相左的理論,於其後五年內完全展現其正確性至今,直到Google另創新典範),是植基於下列簡單的公式:

如果筆者說,上述公式中的分子「總頁面瀏覽量」的全球成長速度,要遠高於分母「廣告總營收」,相信你不會反對。把全世界廣告主的廣告預算拿來除全世界的網頁數量,答案還不明顯嗎?

結論就是網路廣告的銷售單價將會持續下跌!全世界的廣告主預算是固定的,平攤在日漸暴增的全球網頁數量,每個頁面只能分到一點點的錢。而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分散式(Distributed )特性。

網路廣告成本的計算方式沿襲自傳統媒體,是以每千人成本( CPM)來計算,也就是廣告每被播放一千次時所要花費的錢。事實上,這個數字從99年開始就呈現出一路下滑的趨勢。

當全世界網路廣告的平均單價賣越便宜的時候,一個網站要只依靠廣告收入來生存是很有問題的,特別是每個網站還持續大量的在生產網頁,讓這些廣告收入持續稀釋在更多的頁面中。

◎媒體的生存本質就是壟斷

不知不覺中,生存環境開始逼迫著入口網站經營者。從上述公式來看,要生存下去就只剩下兩個方法。其一,搶奪稀有的廣告主的網路廣告預算,拉攏廣告客戶過來讓對手餓死:

這衍伸出龍頭業者主動降價的作法,從公式可看出,當銷售單價下跌時,瀏覽量過小的網站其總營利產出不足以支持營運。事實上2000年以後曾經發生過多起類似案例,龍頭業者主動降價,較小業者出局。

其二,讓全世界的網路使用者都來我的網站,把瀏覽量產生在我這裡,廣告單價低些沒關係,聚沙成塔,只要瀏覽量夠大,累積起來的總收入也很可觀:

然而不管是上述哪種作法,都指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唯有壟斷或者寡占全世界的網路瀏覽量,才可能只靠網路廣告生存。然而,要壟斷網際網路,將流量盡收於己,這件事情可能做到嗎?

這就是媒體的本質。天底下的傳統媒體從報紙到電視都是一個樣子,唯有壟斷或者至少寡占才有機會獲利。然而,當網際網路的儲存以及頻寬成本逐漸降低時,能預期的是全球網頁只會爆量成長,誰能壟斷?

◎社群服務低落的廣告點擊率與高經營成本

除了上述網路媒體在經營本質上的矛盾外,執行層面上問題也不少。從傳統媒體借來充場面的新聞內容,逐漸需要付費取得。傳統媒體不甘心損失賣報紙的收入,況且內容生產原來就有成本,使用者該付費。

網路廣告的銷售單價下跌還有另一原因:廣告點擊率逐漸下跌。十年前的廣告每千人會有五十個人去點;十年後每千人不到一人。逐漸滑落的效果讓廣告主想不討價還價都很難。十年討下來,成果很可觀。

此外,透過提供聊天室討論區之類被歸類為社群類型(Community )的服務,讓用戶透過彼此互動所產生的內容與瀏覽量,並不如想像中優質。垃圾內容充斥,要不然就是大量荒廢缺乏經營的討論區。

而當用戶在專心討論交流時,並不會點擊廣告,此類服務的廣告點擊率向來就偏低。更嚴重的是,此類服務由用戶互動所產生的網路頻寬損耗較大,經營成本因而較高。

原本在網路草創期很熱門的免費個人網頁服務(老祖宗是GeoCity ),2000年後Yahoo!即限制個人網頁的瀏覽量,每日超過固定的瀏覽量,頁面即無法被閱讀,除非使用者付費;以此限制頻寬成本。

◎被顛覆掉的法則

社群服務的高頻寬成本特性,在 1.0時代確實是個問題。2004年底, Yahoo!宣布關閉聊天室服務,理由是聊天室有大量的色情或垃圾內容。圈內人很容易看出這不過是關閉掉一個高成本低收入的服務罷了。

免費電子信箱,免費網路行事曆,通通有類似的問題。舉個切身的例子,很少有人在閱讀電子郵件的時候還會去點擊網路廣告的。然而這個服務是如此重要,以致於沒有任何入口網站業者敢放棄掉。

既然廣告養不活,豢養大量服務的入口網站,在2001年後拼命尋找網路廣告以外的營收,成為最大經營重心。其中又以Yahoo!決心最為徹底,不斷想辦法拉高非廣告營收的比重。至此,筆者的預言完全應驗。

2003年,業者逐漸發展出多重營收,撐過寒冬之後,原以為網際網路由入口網站領頭,大概就這麼發展下去不會有太大意外。沒想到殺出個Google,領導了全新的法則。我們始終不該小看網際網路的。


「不需要壟斷網際網路也能靠廣告賺錢」,這是Google為世人所帶來的新典範。「用戶不需要停留在搜尋引擎太久,搜尋到想要的資料最好早早離開」,這也是Google為世人所帶來的新典範...
◎Google不需壟斷就能獲利

99年2月筆者提出下列法則:「媒體必須壟斷或寡占才能只靠廣告營利,而網際網路是無法壟斷的,因此只能另覓廣告以外的營利方式」,是植基於對媒體本身的本質思考,雖然於提出當時少有人相信。

這樣的思考雖然最終被驗證其正確性至今,然而筆者卻忽略了網際網路的儲存與頻寬成本持續下降,加上技術不斷進步,所累積的能量已經大到足以改變網路媒體的經營成本結構,推翻舊法則。

「不需要壟斷網際網路也能靠廣告賺錢」,這是Google為世人所帶來的新典範。「用戶不需要停留在搜尋引擎太久,搜尋到想要的資料最好早早離開」,這也是Google為世人所帶來的新典範。

十年前搜尋引擎經營者擔憂「每訪客平均頁面瀏覽量」過低,因此發展出無數服務,希望訪客待上更長時間創造更多頁面瀏覽量以便販賣廣告。然而Google卻反其道而行,彷彿給過去的經營者當頭棒喝。

Google的戲法在技術上有兩大關鍵,一是提升搜尋精確度,一是降低平均搜尋成本(此點很少人提及);而在營利上有兩大關鍵,一是關鍵字廣告AdWords ,一是與其他網站經營者共享利潤的AdSense 。

◎Google營利方式非常 Web 2.0

如前文所言,網路廣告產業的致命傷在於十年來平均銷售價格不斷下跌,其主要原因除了全球網頁爆量成長分食廣告主預算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已經低落到十分不堪的廣告點擊率,難以討好廣告主。

然而,當搜尋引擎依據用戶搜尋的文字來播放廣告時,點擊率戲劇性的提升到5%以上,彷彿回到十年前網路草創時期。於是廣告的銷售單價就能被往上提升,因為對廣告主而言效果變好了。

這個並非Google發明的營利方式,卻在Google手中發揚光大,只因他的技術能力讓搜尋精確度被網際網路用戶公認為最佳,吸引到最多的搜尋量,因而能夠產生最多的廣告點擊。

然而,很少人想通Google的廣告方式是非常Web 2.0 的。Web 2.0 的特性就是「聚沙成塔,眾志成城,累積小眾而變成大眾」。事實上,關鍵字廣告吸引到的廣告客戶,主要就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

這跟傳統媒體(或傳統網路媒體)討好手上握有大量廣告預算的大型廣告主不同,Google盡收全天下中小型企業的廣告預算,收入就足以和大型廣告主的預算批敵。

◎與大量小型客戶做生意的成本很低

想像一下你開了間廣告公司,然後你要跟全世界的小型企業做生意的困難度與成本,你最後會選擇只跟少數有錢的客戶打交道,因為這樣最符合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

然而,我們再次看見網際網路的儲存與頻寬成本一再下降時,最終造成的可觀效益:與全世界中小型企業做生意的成本是可接受的!而你完全能以較低成本收攏大量獲利!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

此外,我們經常在逛其他網站的時候看見網頁上播放Google提供的廣告。這就是Google的AdSense 服務,讓其他網站也可以播放Google所賣出的廣告,網站主因此可以分享廣告銷售的利潤。

事實上,全球有很多中小型網站靠著播放Google賣出的廣告,拆分廣告所得而大幅獲利。再一次,Google收攏了全天下的中小型網站流量,形成跟大型入口網站足以批敵的流量。

 

Google不需壟斷大型廣告主預算就能獲利,Google網站本身不需壟斷網路流量就能獲利。Google不期待自己能產生世界最大瀏覽量,因為世界最大瀏覽量在Google以外。至此,網路媒體經營典範被完全推翻。

◎「長尾理論」的典範

上圖是筆者借用近年來非常熱門的「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 )所繪製。這個在2004年由Chris Anderson於美國Wired 雜誌首度提出的理論,主要從Amazon銷售大量冷門商品談起「主流消失」的現象。

其後,Chris Anderson延伸其理論描述未來可能的經濟型態,並於06 年出版成書。然而,筆者卻認為「長尾理論」早已在Google身上實踐。而這才是真正的Web 2.0 精神。且容筆者不厭其煩的再強調一次: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我們今天在這裡並不是要詠嘆Google的偉大。我們應當思索,當上述的成本越來越低時,能利用此特性而接觸到最多數企業與最多用戶者,將能掌握革命性力量。還有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是尚未被開發的?


上一篇文章談到Google帶來的是網路媒體與網路廣告的經營典範,完全符合Web 2.0 聚沙成塔,聚少成眾的特質。似乎,Google將會是新的典範而持續不墜,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果真是如此嗎?
搜尋是 1.0時代的產物

上一篇文章談到Google帶來的是網路媒體與網路廣告的經營典範,完全符合Web 2.0 聚沙成塔,聚少成眾的特質。似乎,Google將會是新的典範而持續不墜,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果真是如此嗎?

我們不要忘了,搜尋引擎本身是個 1.0時代的產物,他的存在已經超過十年,而他的使用方式:所有人連上某個固定網站,透過中央主機的運算能力來運算搜尋結果,是非常不符合Web 2.0 精神的。

此外,關鍵字搜尋技術的精確度雖然在Google手中發揮到極致,然而不少時候總還是會找出一大堆跟自己所要資料毫不相干的網頁出來。下一代更精確的搜尋技術,遂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競逐的焦點。

然而,藉著Web 2.0 「由群眾分享和參與」的特性,不少人認為「社會性搜尋」可以補足技術的不足。電腦畢竟是由程式撰寫,思考邏輯跟不上人腦的彈性,因此透過人的輔助來提升搜尋精確度似乎可行。

具體的作法,是透過網際網路用戶在發表文章或張貼圖片時,自己幫自己的內容下關鍵字(所謂的「標籤」),而當其他人用這些關鍵字搜尋資料時,更容易找到自己張貼的內容。

◎搜尋成本才是問題

這就是「社會性搜尋」。透過每個人都把自己產出的內容加上關鍵字或標籤,而搜尋引擎更針對這些標籤作索引和計算,精確度可能被補足,因為這些關鍵字畢竟是人腦所下,可能符合其他人腦的認知邏輯。

這個看起來與技術無關的搜尋方法,或許可稱為2.0 版的搜尋,一樣是拜網際網路的儲存與頻寬成本持續下降,人人都能在網路上產出內容所賜。否則這樣的搜尋方式在十年前是很難誕生並普及成為主流的。

然而,「社會性搜尋」並非終極的解決方法。事實上目前任何搜尋方法所面臨的問題,除了精確度問題,還有成本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用下列公式來描述:

「你在網路上的每一次搜尋都是要錢的」。過去數年間,由於全球搜尋數量不斷暴增,造成經營者必必須持續添購新的機器設備,並且不斷擴充擺放這些設備的場地,以求提供精確與快速的搜尋服務。

從上圖公式可看出,如果經營者的成本控制不當,將會造成每次搜尋的平均成本增加。然而如果因為節省成本而導致搜尋精確度和速度下降,雖然會降低平均搜尋成本,但是用戶卻可能會開始流失。

◎邁向搜尋3.0版

拜過去網際網路的儲存與頻寬成本持續下降所賜,購買機器設備以及設備本身體積的縮小以至於機房能擺放更多的設備而縮減場地成本,經營者的壓力稍微舒緩。然而,降低運算成本的努力卻從來沒停過。

Google是搜尋引擎經營者中很早就看透此點的,因而對於機器設備的成本斤斤計較。他的主機很少向外採購,數以萬計的伺服器都是自行研發設計,可以購買廉價的PC零組件來組裝而成,大幅降低成本。

儘管如此,Google仍然必須在全球佈建資料中心(Data Canter )以求提供更佳服務品質。其中,在美國哥倫比亞河岸興建的俄勒岡資料中心足足有兩座足球場這麼大,裡面擺滿了各式主機伺服器。

這樣的思維並沒有不對,只是非常的 1.0。搜尋引擎經營者的財力再雄厚,能夠擁有多少台伺服器?十萬台?一百萬台?這種數量能夠與全世界數以億計的個人電腦數量相提並論嗎?

讓我們再重複一次Web 2.0 的精神:「聚沙成塔,聚少成眾」。當搜尋引擎用戶按下搜尋鈕的那一瞬間,是交給美國俄勒岡州的資料中心伺服器來找比較快,還是由全球大量的個人電腦一起幫你找比較快?

◎P2P搜尋:下一代的搜尋方式

事實上,Google開發了許多技術,讓單一問題可以切割成幾個,分別交由幾台伺服器同時處理,稱為平行處理。此技術可能已用在Google 搜尋引擎上。你的每一次搜尋,可能動用到好幾台伺服器幫你處理。

問題在於上述「好幾台伺服器」,何時會變成「全世界所有連上網路的個人電腦」。你的每一次搜尋,會動用到好幾千台擺放在全球不同家庭裡,如同你正使用的個人電腦來幫你做處理,而非Google主機。

當有一天,技術突破再加上全世界平均寬頻及儲存成本不斷降低到突破某個臨界點時,現行的Web 搜尋將可能被推翻!雖然,這樣的期待顯然背後有技術門檻與安全問題,短期內不易突破。

此外還有經濟問題:為什麼我的個人電腦與家用寬頻要幫你做搜尋?或許「有一天我在搜尋時也會需要你幫忙」是個不錯的理由,而這個理由聽起來更超越Web 2.0 的。這種搜尋,我們不妨稱為P2P 搜尋。

隨著網際網路的儲存與寬頻成本持續下降,把一個問題丟給全世界的電腦來幫忙處理的成本,會不會有一天比丟給自家的伺服器來處理還低?這是全球搜尋引擎業者在未來五年內要嚴肅思考的課題。


06年7月,台灣歷史悠久的的經濟日報與聯合晚報,跟隨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香港東方日報,大陸人民日報的腳步,推出了PDF格式的電子版本。...網際網路發展十年報業才跨出這一步,不知道是遲來了還是來早了?
◎PDF版本的付費電子報紙

06年7月,台灣歷史悠久的的經濟日報與聯合晚報,跟隨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香港東方日報,大陸人民日報的腳步,推出了PDF格式的電子版本。用戶可以付費訂閱,售價與紙本的報紙相同。

將印在紙張上的報紙原封不動出版成電子檔案在網站上供讀者付費下載,相信其全新作業流程一定讓傳統報業吃足苦頭。然而,網際網路發展十年報業才跨出這一步,不知道是遲來了還是來早了?

這份電子報紙由於將原來的版面原封不動放上螢幕導致字體略小,走欄方式與網際網路用戶早已習慣的新聞網頁大相逕庭。號稱具有報紙所沒有的互動廣告,超連結和搜尋,則是網友早已司空見慣的功能。

在網路閱讀全球新聞已經不是問題,甚至新聞多到滿坑滿谷而讓人苦惱的現在,這份PDF版的報紙是否能被讀者需要?此外,發行量不足的報紙不會有人買廣告,這跟廣告是不是互動式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筆者的心情毋寧說是「不忍苛責」。正因為網際網路革命,十年來一寸寸挖掉傳統報業的疆土。報業其實一直都沒發現,改變的不只是讀者的閱讀習慣,最關鍵的是媒體產業的成本結構發生了劇烈變化。

◎關於免費與收費的思考

「媒體必須壟斷或寡占才能獲利」正是對傳統媒體的最佳寫照。真正龐大的報業集團,除了擁有優秀的內容生產人員,還有足夠的能力掌握發行通路,將生產與銷售一手包辦,方能成其大。

為了達成寡佔所需的龐大資金,形成競爭者不容易超越的壁壘。然而,網際網路的儲存與頻寬成本持續下降,卻導致出版成本越來越低,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出版與發行,這是傳統媒體要解體的原因。

最讓報業困惑的是,傳統報紙可以賣錢,而其中大約有一半收入必須用來支付通路成本(將報紙鋪送到各大銷售點)。那麼如果把報紙新聞直接出版在網路上,省去支付通路的成本,賣一半的錢總可以吧?

這種想法在十年前沒成功,十年後的現在只會更困難。事實上,報業並不靠賣報紙賺錢。一份報紙賣個幾塊錢只能用來支付某些管銷費用,真正收入來源則是廣告。

那麼,如果報紙不要錢,在街頭巷尾到處送,不就能獲得最多讀者因而提高廣告收入?這其實是錯的。事實上一份不要錢的報紙,廣告收入將會最差。因為看免費報紙的讀者,其素質是廣告主無法接受的。

◎Web 2.0解決網際網路內容即時消耗問題

筆者曾提出「內容的生命週期」概念。雜誌內容的生命週期為月或週,報紙為天,電視為小時。為了應付內容的消耗,內容生存週期越短的媒體所需資本額越高。

而網際網路的內容生存周期為「即時」,上一分鐘的新聞下一分鐘就消耗掉,比電視還快,這種消耗需要多大的資本才能應付?因此歷史上號稱要生產網際網路原生新聞的媒體,最後都消失掉了。

然而這些經驗卻帶給我們啟示。第一,網際網路帶來的問題應該丟回去給網際網路自己解決。既然聘請記者生產專門內容無法應付網路的消耗速度,那麼讓所有人都來參與內容生產如何?這,就是Web 2.0 。

第二,將內容視為命根子的報業可能從來沒想過,由於在網際網路上生產內容的成本如此之低消耗如此之快,以致於我們邁入了「內容用完即丟」的年代,生產出來的內容就是等著被丟掉的。

想通這兩點後,號稱便於保存內容的 PDF版電子報紙還有那麼重要嗎?大部分人不會付費去保存消耗性商品。筆者曾試圖尋找是否有什麼內容是恆久不變不會損耗卻又被大眾天天需要?十年過去,還沒找到。

◎傳統媒體避免解體的方法

百科全書似乎很符合「恆久不變的內容」特質。然而即使是百科全書在目前的網際網路上,也以維基百科(Wikipedia )的型態存在並大受歡迎,由成千上萬的網際網路用戶貢獻智慧,不斷修訂其內容。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靠著資訊與資本壟斷的傳統報業已經開始解體。然而垂死掙扎的報業卻沒發現,現在找到一群優秀記者的成本,或者挖掘有報導價值的新聞的成本,比以往要低很多。傳統媒體要避免解體,必須從此著手。

這跟網路作家成名後出書一樣。對出版業來說,或許網路文學風行造成大眾買書意願低落;然而他們找到一個優秀作家的成本比十年前要低上很多。以往挖掘新作家的風險極高,因為根本不知道他會不會紅。

事實上,當網際網路造成「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時,要找到某一種人的成本將遠低於以往。而這將會造就更多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出現,其中與報業最相關的,就是新型態的求才廣告與分類廣告。


傳統報業的分類廣告收入有兩大來源,一個是徵才廣告,一個是房地產廣告。這兩者在1.0時代都已經紛紛遭到網際網路的侵蝕。其中徵才網站是最早期就獲利的典範,搶走報紙徵才廣告的大半江山...
◎徵才網站取代報紙徵才廣告

傳統報業的分類廣告收入有兩大來源,一個是徵才廣告,一個是房地產廣告。這兩者在1.0時代都已經紛紛遭到網際網路的侵蝕。其中徵才網站是最早期就獲利的典範,搶走報紙徵才廣告的大半江山。

許久以前,求職者必須購買報紙尋找工作,而徵才企業基於成本考量,刊登報紙徵才廣告通常只能連續刊登幾天。要找到好工作與好人才,雙方都要靠點運氣。換言之,雙方互相找到對方的成本相對高昂。

而報紙身為媒介,在壟斷雙方的資訊取得管道後,收取較高的廣告報酬。然而徵才網站的出現,打破此種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徵才企業只要付出較低廉的費用,甚至能刊登徵才廣告長達數個月。

透過系統自動媒合,大量的求職者履歷每天送上門等著被篩選。對求職者來說,則能夠取得大量企業徵才的資訊。原先徵才企業與求職者媒合成功的成本很高,後來則被網際網路的低媒合成本所打破。

在1.0時代,我們初嚐網際網路帶來的成本降低效益。舊的中間人被取代,新的中間人興起。這背後的關鍵,就在於新的中間人能以成本更低的方式,提供更有效率的媒合服務。而資訊,則被徹底解放。

◎獵人頭公司生意依然興隆

然而,徵才網站發展10年至今,卻有個領域無法突破,此即中階與高階人才市場。一般而言,徵才企業在尋找基層工作的人才時會使用徵才網站,但如果要尋找副總經理之類的人才,則很少選擇此類管道。

對求職者來說,只要工作超過一定年紀或擔任總監以上的職位後,要在徵才網站找到工作幾乎不可能。因為高階人才市場有下列特性:第一,高階人才求職不喜歡曝光,也很在意自己的履歷被企業隨意瀏覽。

第二,企業尋找中階與高階人才的資訊,往往也不喜歡曝光,因為可能被競爭對手察知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第三,由於雙方對高階工作的謹慎態度,使得此類工作往往都是透過熟人介紹而完成徵才。

徵才網站發展至今,仍僅能解決企業在徵求基層人才的需求。某些徵才網站已初步向上發展到中階工作市場(例如給薪較高的資深經理或技術人員等),但仍然沒有威脅到原本霸佔此一領域的獵人頭公司。

基於上述特性,企業要尋找中高階以上的人才,成本驚人。透過獵人頭公司找到人才,往往必須付出相當於該人才數個月的薪水給獵人頭公司當作酬佣,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資訊壟斷所帶來的高報酬。

◎人際推薦取代獵人頭公司

企業對於付出高額成本取得中高階人才是有心理準備的。然而,當網際網路的頻寬與儲存成本持續下降,進入Web 2.0的時候,獵人頭公司的生意即將開始受到影響。我們永遠別忘了Web 2.0的真正意涵: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已經開始有徵才網站推出這樣的服務:針對某個中高階職缺,請網友推薦合適人選,推薦成功者可以領取一筆報酬。也已經有人脈網站在開始嚐試這樣的服務。若推薦成功,這些網站也會有相對應的報酬。

徵才企業原先透過獵人頭公司招募人才時必須付出巨額酬佣,現在只需要支付不到十分之一的獎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脈,為了得到這個獎金(或者真的想給朋友介紹好工作),自然會推薦合適人選。

為什麼這個模式能夠進行?正因為「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所以透過人去找人,會比透過獵人頭公司去找人的成本還低!正如筆者先前所言,2.0時代來臨,很多B2C的企業會被C2C模式取代。

◎新商業模式與新中間人

在這個初入2.0的年代,上述模式能否成型還在未定之天。趨勢是清楚的,但執行的方式卻有很多種。可預見的是,中階工作市場會首先受影響,而副總經理以上的高階職缺,仍會是獵人頭公司的天下。

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在於透過人脈網路所推薦來的人才其素質如何。獵人頭公司身為中間人,很大一部分在替徵才企業與求職者雙方做品質把關,節省雙方時間,這是其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價值。

徵才網站或人脈網站,如果想靠著C2C 的人脈網路經營進入中階人才市場,必須在這些細節上琢磨,透過遊戲規則訂定,確保推薦而來的人才品質,以免徵才企業為了應付大量不合格被推薦者而疲於奔命。

此外,徵才網站或人脈網站也可能與傳統獵人頭公司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換言之,這些網站不會直接對徵才企業收費,而是對獵人頭公司收費。而人才則推薦給獵人頭公司進一步篩選,通過後才給徵才企業。

獵人頭公司在媒合成功後,從徵才企業賺取高額酬佣,再拿一些出來分給這些網站。此種商業型態在目前的過渡時期,有可能成為實際的運營方式。但長期而言,獵人頭公司的生意一定會受影響而改變。

◎Web 2.0:關鍵在成本

大部分的人在看Web 2.0 的時候,老是被很多表象的名詞所迷惑,「人脈網站」以及「分類廣告網站」是其中的大宗。前者是試圖實踐所謂的六度空間理論,讓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拓展人脈認識更多人。

問題是,當人脈網站讓人們彼此認識後要做什麼才能營利?表象背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因此當我們想要找某一種人的時候,「以人找人」,成本比以往低很多。

在美國出現了一種貸款網站,協助一般人向其他一般人借錢,而非熟人或銀行。透過規則制定確保雙方品質,降低陌生人間借錢的風險。想一下,在以前你找到一個可信賴的陌生人並且借他錢的成本有多高?

事實上,目前存在著不少貸款中間商,協助人們向銀行貸款,成功後再向貸款人抽佣金。如果有個網站能讓一般人對一般人,以較低的成本輕易借到錢,中間商的生意豈能不受影響?

拜電腦儲存成本與寬頻成本不斷下降所賜,人與人聯繫的成本不斷降低。當「找某一種人」的成本降低到臨界點時,新的中間人興起,許多傳統生意一定大受影響。關於Web 2.0,這才是們要思考的方向。


fr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