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有線電視=第四台、黑道、煽色腥,在數位匯流的時代裡,有線電視在台灣最富發展潛力,可以上網、打電話、選電影,是本、外資都看好的一塊大餅。 | |||
一踏進東森媒體集團總裁辦公室,立刻就可感受電視台的速度感,工作人員講話快,吃便當快,收拾殘餚更快,「做事慢,」一位工作人員說,「總裁最不能忍受。」 從面前五道素菜(花椰菜、苦瓜、沙拉、海苔飯等)和一樣湯抬起頭來,王令麟手戴佛珠,訴說他媒體帝國的遠景,「我們要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大媒體,」晃動著手上的佛珠,王令麟說,「二○○八年,在全世界三十萬家旅館,可以看到東森轉播的奧運,和CNN比美。」 王令麟最近賣掉手中持有的東森媒體科技(有線電視系統)股票,將專心發展內容產業。「不怕沒人看,只看內容好不好,數位電視後,需要的內容更多。」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劉幼琍,下班匆匆去接小孩,小孩常都嘟起嘴,嫌她太晚來接,看不到喜歡的卡通影片,「有了數位電視,」她說,「節目可以隔十五分鐘,在另外一個頻道播放,就不用擔心了。」 當你坐在家裡,盲目地轉著遙控器,選不到好節目,或者為了要等一部HBO的電影,要等到半夜才能看,或者一回到家,就錯過了你最喜歡的節目,實在鬱卒。數位電視可以幫你解決這個難題。 有線電視正面臨三大轉折點: 一、新成立的國家通訊委員會,正極力推動電視數位化,未來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將改變有線電視生態,也會打破現有寡頭壟斷局面。 二、五家有線電視系統,三家已被外資買走,台灣有線電視戶六○%(約三百萬戶)都掌控在外資手中,遠超過很多國家比例。有線電視經營已達飽和,這些外資必須投入龐大經費進行技術與服務升級,才能更吸引觀眾。 三、中華電信發展MOD,短短三年,已經有二十萬客戶,透過網路收看電視(IPTV)已經成為世界最新趨勢。「有線電視不提升水準,未來前途不會看好,」遠傳電信總經理楊麟昇說。 雖然很多知識份子和社會菁英以不看電視為傲,但是統計數字確證鑿鑿,根據中央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所做二○○五年調查,八○%大眾日常生活最重要資訊娛樂排行依序為有線電視(二七.三%)、行動電話(一四.八%)、家用電話、上網、報紙、雜誌。平均每人有線電視每日使用八七.六八分鐘,一家四口就超過五個小時,其次為網路約一小時,書籍和報紙雜誌個半小時。因此有線電視一舉一動變化,關係重大。 而且它也是個好伴侶。老人,必須獨守在家,只能靠看電視打發時間,「沒有它,我真不知道我媽媽如何打發時間,」公益廣告主持人王念慈談起自己在外面工作十幾個小時,九十歲的母親必須靠看電視打發時間。 |
5日發表的一項報告指出,全球2%的富人依舊掌握逾一半的世界財富,證實全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設於赫爾辛基的世界經濟發展研究協會(WIDER)的報告顯示,2000年時全球頂尖的1%富翁掌握全球40%資產,這些人多住在美國或歐洲;前10%富翁掌握85%資產。
相形之下,資產排名後50%的人只擁有全球1%財富。
參與撰寫報告的西安大略大學教授戴維斯說:「所得分配失衡在過去20到25年愈趨嚴重。建立資產很重要,因為生活充滿變數,但開發中國家的問題讓許多人難以建立財富。」
窮國與富國的懸殊差距是許多政治人物與經濟學家長久關切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全球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但戴維斯也看到一些希望。高速發展的中國大陸與印度讓許多人開始積聚財富,孟加拉成功推行的微額信貸制度,也幫許多人脫離貧困。在一些國家,土地登記制度使一些人首度擁有土地。
根據該報告,個人資產達2,200美元的成人,就可排進2000年前半數的有錢人之列。全球前10%富有的人擁有6.1萬美元以上的資產,前1%富人,約3,700萬人,擁有至少50萬美元財富。
2000年全球家戶資產約125兆美元,相當於全球產值的三倍,或每人2.05萬美元。這年美國每人平均資產為14.4萬美元,日本為18.1萬美元,印度1,100美元。富人大量集中在歐洲、北美與亞太高所得國家。
另一位執筆人夏洛克表示,中國大陸2000年的所得分配以全球標準言尚稱平均,不過大陸的鉅富人數未來十年將成長最快。